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25. 山東 濟南

結束東嶽泰山一日遊之後,阿姊和我繼續前往下一站山東省的省會「濟南」。我們離開泰安的那一天,從飯店出發的時間比較晚,加上一直等不到公車、也攔不到計程車,最後上了前往泰安高鐵站的公車後,司機以每小時十公里的速度,在郊區繞了好大一圈路之後,終於在上午九點二十分左右到達了泰安高鐵站。

我在公交車上坐立難安,深怕趕不上九點二十五分開往濟南的高鐵列車。那時候想,就差這麼五分鐘,如果我們提早十分鐘出門,如果我們搭上早一班公交車,如果我們改搭計程車,如果司機開快一些,如果司機不繞遠路,如果我能達到前面所提的如果的話,那麼,我們可能可以趕上原先預定的九點二十五分的高鐵。

我們在九點二十分左右到達泰安高鐵站,應該是可以直接衝進去月台搭車,不過我們沒有這樣做,因為這樣做實在是太危險了。後來我們選擇走到售票大廳,去把九點二十五分去濟南的高鐵車票,換成十點十四分去濟南西站的高鐵車票。換了票之後,我們不僅要在泰安高鐵站多等將近一個小時,同時在濟南西站下車後,還要搭半小時的計程車,才能到濟南市區。

唉!真後悔為什麼不提早一些出門?就差那五分鐘啊!

我們在濟南入住的「錦江之星」,離濟南站和大明湖都不遠,不過,我們並沒有先去大明湖聽王小玉說書,而是先到「山東省博物館」去了解山東省的歷史。

濟南,山東省省會北臨黃河,南依泰山,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境內因泉水眾多,故被稱為「泉城」。濟南之「濟」指濟水,濟南意為「濟水之南」。

發源於濟南的龍山文化存在於距今五千至四千一百年前左右,分布於黃河的中下游。龍山文化是中國青銅器文化的形成期,當時已有了較為發達的畜牧業,且巫術活動較多,出現私有財產,是一個父權社會文明,並開始有了階級的觀念。

相傳曾「漁於雷澤,躬耕於歷山」,歷山就是濟南市區南部的千佛山。濟南市內至今還存在著各個以命名的地名,比如「舜井」、「舜耕路」、「舜耕山」等。

商代末期帝乙帝辛克東夷時,甲骨文卜辭中的「濼(音洛,四聲)」字,就是今日的「趵突泉」,是濟南泉水最早有文字的記載,上溯至三千五百四十四年前(西元前1542年)。

時期,濟南的佛教比較興盛,留有千佛山靈岩寺、千佛崖石窟造像、四門塔(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石塔)等佛教遺蹟。濟南高僧義淨,曾繼唐僧之後赴印度取經,曾譯佛經百餘部;金朝時期,濟南府的文學非常興盛,出現了李清照號「易安」、和辛棄疾字「幼安」等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宋詞作家,兩人被稱為「濟南二安」。

西元1928年,進行北伐國民革命軍占領濟南,而日本借口以「北伐軍殺害濟南日本僑民」為由,於53日出兵濟南,將國民政府外交部,特派山東交涉員蔡公時及署內職員十七人虐殺,隨後對城中百姓進行大規模掠殺,當時超過六千的濟南市民遇害,史稱「五三慘案」。直至隔年3月,南京國民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中日濟案協定》之後,日軍才退出濟南。

我們在濟南的時候,除了「山東省博物館」、「大明湖」、「千佛洞」、「趵突泉」、「五龍潭」「泉城廣場」外,還去了「黃河森林公園」。去黃河森林公園看到的黃河,是阿姊和我生平第一次見到黃河,我們後來也在蘭州看過黃河,但兩段黃河給人的感覺不同。蘭州的黃河是上游段,水流壯大而湍急;濟南黃河是下游段,即將入海,因此水流安靜而平緩。

黃河給我另外一個感覺是:「嗯,黃河果然很『黃』」!

參考資料:

泰安前往濟南西的高鐵車票
像極了歌劇院的山東省博物館
山東博物館 孔子講學處
山東博物館 孔子講學處 杏壇
山東博物館 梁山漕船
山東博物館 梁山漕船
山東濟南 大明湖
山東濟南 大明湖
山東濟南 大明湖
山東濟南 大明湖
山東濟南 大明湖一隅 
山東濟南 千佛山 
山東 濟南慘案遺址
山東 濟南慘案遺址
山東濟南 黃河森林公園
山東濟南 黃河森林公園
山東濟南 黃河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