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41. 新疆 土魯番(一)

土魯番是我到新疆後,一直想要造訪的地方,因為以前讀地理的時候,就知道土魯番是個低於海平面的「窪地」,而且以炎熱著稱、以盛產葡萄聞名。土魯番距離烏魯木齊大約有兩、三個小時的車程,而且土魯番有許多的景點可以參觀,比如說,交河故城」、「高昌古城」、「阿斯塔娜古墓」、「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蘇公塔」、「台藏塔」、「火焰山」、「艾丁湖」、「葡萄溝」、和「坎兒井」等。阿姊和我在烏魯木齊的時候,打聽到在烏魯木齊紅山公園對面,有許多當地的旅遊團可以參加,於是我們在前往土魯番之前,便到紅山公園對面的旅行社去打聽。

打聽下來的結果,我們決定明天參加某一家旅行社所主辦的「土魯番一日遊」。當下繳了一部份訂金後,旅行社的人告訴我們說,明天車子會到飯店來接我們,然後今天晚上十點左右,會有人打電話告訴我們,明天幾點來接。

那天晚上十點左右,我的手機沒響,無人來電,一直到阿姊和我都已經睡下,然後突然在半夜快十二點的時候,有一個小姐打電話來說,明天早上七點半在某某地方接我們。我雖然半夜被吵起,但頭腦沒昏,立馬回答她說,可是旅行社的人告訴我們說,你們會來飯店接我們,而且你講的某某地方,我不熟,因為我是外地人!

那位通知我的小姐,不理會我的回應,非常沒禮貌地,逕自就把電話給掛了。那時我心裡想,不是說好晚上十點給我回電的嗎?為什麼不準時打電話給我?不是說好要來飯店接我們的嗎?為什麼臨時改地點,一點兒也不守信用?被掛完電話那時候,我就有一個想法,我們可能參加到了一個烏龍團!

隔天一早,其實我就有一個想法,與其跟這些不專業、沒服務的旅行團去土魯番,不如我們就自己去,即使訂金要不回來也無所謂,因為繼續再跟他們耗下去,將會浪費更多的時間成本與精神成本,實在不值得!

阿姊和我在飯店等到七點半,果然沒人來接我們,於是我們搭了公交車到了紅山公園對面,直接去找我們先前接洽的旅行社窗口,見到那位工作人員時,我直接問他,你們的車不是七點半要來接我們嗎?為什麼到最後沒來接?結果那位工作人員,態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對我們破口大罵說,車子剛剛到紅山公園,為什麼我們遲到?

看到他這樣的態度、聽到他這樣的回話,我頓時火冒三丈,問他兇什麼兇!況且他幾時告知過我們,要我們在紅山公園等?簡直是莫名其妙!接著,我跟他說,你要嘛退費,要嘛叫車子來這裡接我們。後來,經過他聯繫一番,說車子現在在某某處,要我們坐計程車去那裡會合。

我請他把會合的地址寫下來,好讓我上車時,可以交給計程車司機,免得又跟司機說得不清不楚的。後來我們上了一部計程車,也到了會合的地方,但是下了計程車後,卻沒看到什麼要去土魯番的車!我於是跟阿姊說:「我們可能又被耍了!」

在會合地方等了一會兒後,我實在沒耐性等了,我跟阿姊說,與其這樣被耍得團團轉,倒不如一早就自己乘車去土魯番,也許現在都已經到了土魯番了!後來,我跟阿姊說,今天這樣一搞,我都沒興致了,改天再去土魯番吧!但是現在我堅持去找那一位旅行社的窗口,跟他要回這一趟的計程車費!

經過一番折騰,我們又回到了紅山公園對面,當然這個旅行社的窗口,對我們又是一陣破口大罵,我都不曉得老天給了他什麼權力,可以這樣對人大呼小叫的?我也不示弱,揚言不給我一個滿意的回覆,我會馬上報警、投訴!後來又經過一陣咆哮、大聲溝通之後,最後達成的協議是,訂金無法退,但是我們可以改行程,選擇去參加別的旅遊團;另外,一早要我們去搭計程車,跟我們接洽的那位旅行社窗口,將會退還給我們計程車費。

我不是真的在意我們花掉的計程車錢,而是看不慣旅行社這種只想拿錢、卻沒有服務的態度,何況他們不僅如此,還無禮地對客人大呼小叫,簡直是惡劣至極!後來,我們改了去「天池」的團,然後旅行社也給了我們計程車費。我們上了去天池的中巴,原以為就這樣可以順利地去天池了,沒想到,我們上車後,車子從紅山公園出發,在市區繞了半小時之後,又回到了紅山公園。

我跟阿姊說,我們今天哪兒也別去了,在市區逛逛就好了。別再參加什麼旅行團了,真是花錢找罪受!我一般旅行都喜歡自己走,從不參加那種「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旅行團,這次又有了新疆這樣的經驗,我則更堅定旅行要自己走的信念,往後絕不再奢望參加什麼旅行團!

在烏魯木齊的某一天,阿姊和我到客運站買車票,我們自己前往土魯番。吐魯番地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東臨哈密,與哈密相距350公里左右;西、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碩縣尉犁縣若羌縣毗連;北隔天山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吉木薩爾縣木壘縣相接,與烏魯木齊市相距150公里左右。地區南北寬約240公里,東西長約300公里,低於海平面的面積為2085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69,713平方公里,佔新疆土地總面積的4.2%

吐魯番窪地,位於新疆天山山脈東南面的博格達山覺羅塔山之間,盆地中心的「艾丁湖」面,位於海平面以下一百五十四公尺,是中國大陸最低點。由於吐魯番窪地四周的山嶺高聳,盆地內部乾燥、少雨,水氣蒸發量是降雨量的百倍,甚至是數百倍;且日照充足,造成夏天受熱快而散熱慢,於是形成了夏天乾燥、高溫的氣候,最高氣溫曾達到過49.6

盆地北部有豐富的地下水源,當地人為減少水的蒸發,修建了著名的「坎兒井」。坎兒井,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新疆維吾爾語稱為「坎兒孜」;現代漢語稱為「坎兒井」或簡稱「坎」;甘肅叫作「百眼串井」;陝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也有的地方稱為「地下管道」。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於新疆吐魯番地區和哈密盆地。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管道、地面管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柏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適用於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於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坎兒井並不因為炎熱或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此流量穩定,並保證了自流灌溉。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如今仍澆灌著大片綠洲良田。吐魯番市郊五道林坎兒井、五星鄉坎兒井,可供參觀遊覽。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土魯番地區:
維基百科,土魯番盆地:
維基百科,土魯番市:
百度百科,砍兒井http://baike.baidu.com/view/2942.htm

土魯番旅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