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呼和浩特到烏魯木齊,飛行的時間是三個半小時,我們到達烏魯木齊的時候,是下午時分。出了機場後,坐了機場大巴來到了市區的烏魯木齊火車站。從烏魯木齊火車站,我們想攔一部計程車前去「錦江之星」,卻在火車站等了老半天,遲遲沒看到半部計程車,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心想可能是因為烏魯木齊火車站附近正在整修,有工程在進行的原因吧!
後來我們走出烏魯木齊火車站外挺遠的地方,才搭了公交車,去到了錦江之星入住。入住錦江之星之後發覺,新疆的錦江之星比其他城市的錦江之星都來得貴,而且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我們竟然在新疆待了十一天,當然,我們在新疆的時候,去了「土魯番」、「昌吉」、和市區很多地方。
烏魯木齊是新疆的省會,所以我們首先去的,當然是省博物館,叫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裡面有很多展覽,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新疆少數民族民俗展、絲綢之路文物展、和新疆古屍展。
新疆少數民族民俗展中,很有系統地通過蠟像、民族生活場景等,全面地展現了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蒙古、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達斡爾、滿、塔塔爾、俄羅斯等十二個民族,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並詳細地介紹了新疆這十二個少數民族,在服飾、起居、節慶娛樂、婚喪、禮儀、飲食、宗教、及其它方面,各具風姿的民情風俗。
新疆歷史和出土文物展中,向人們展示了古代西域的燦爛文化,展出了自四、五千年前直至近代,從絲綢之路發掘及收集的一千多件珍貴文物,包括錦娟、陶瓷、泥俑、錢幣、碑貼、文書、典籍、兵器、器具等。
新疆古屍展覽裡,全面地介紹了生活在新疆的古代先民,有歐羅巴人種,也有蒙古人種,還有二者的混血種。新疆古代乾屍,人們常把它們稱作「木乃伊」,實際上這是一種誤稱。據已有的發現和研究,古屍大致可分為乾屍、濕屍、凍屍、臘屍、和鞣屍幾種類型。
新疆出土的古屍,均屬於乾屍類型,它是一種未經人工處理而在新疆乾燥、無菌、高溫的特殊條件下,自然形成的乾屍。這種乾屍既有別於古埃及發現的經過人工防腐處理後,而形成的「木乃伊」,又迥異於在中國境內出土的,在棺槨內盛放石灰、木炭之類乾燥劑後,所形成的乾屍。在新疆地區所出土的乾屍,完全是大自然的傑作,不經一絲一毫的人工雕琢。
新疆古屍展覽裡,最著名的是「樓蘭美女」。樓蘭美女是到目前為止,新疆出土古屍年代最早的一具乾屍,距今已有三千八百餘年的歷史,她死亡的年齡大約在四十五歲左右,身長約155公分,屬於古歐羅巴人種。「樓蘭美女」,曾在台北的歷史博物館中展出。
另外一具乾屍是「張雄乾屍」。吐魯番是新疆古屍蘊藏量最多的地區,其中以阿斯塔那古墓、喀喇和卓、蘇貝希、和艾丁湖古墓群最為著名。出土於西元1973年的張雄古屍,是阿斯塔那墓地最為著名的一具乾屍。
張雄少襲父職,早年因平定高昌叛亂有功,被封為威遠將軍,後任左衛大將軍兼司兵部要職。貞觀初年,唐朝一統全國心願,勢在必行。當時張雄力主歸服大唐,維護統一,但高昌王不聽忠言,執意與唐朝對抗。根據記載,人們判斷張雄因此而憂憤成疾,年僅五十歲,便不治而亡。張雄如果是唐朝時期的,他的屍體保存到現在也有一千三、四百年的歷史了。
這位初唐名將身材魁梧,據測生前身高180公分,眉宇之間至今仍然威嚴剛毅,不過這樣一位顯赫一時的西域名將,死後並不得安寧,因為他的墓葬曾經被盜,而且他的頭顱,被盜賊打斷在地。
我因為基於對往生者的尊重,所以對他們,我既沒錄影、也沒攝影,不過,網路上倒是有很多他們的資料和照片,可以自行搜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http://baike.baidu.com/view/90162.htm
互動百科,新疆古代乾屍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