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姊和我在烏魯木齊待了十一天,我們都很喜歡新疆,覺得新疆是一個有人文、很富庶、又具有多樣民族特色的好地方。這篇遊記就是要跟大家分享,我們在新疆觀察到的幾件事。
民以食為天,就先講吃的吧!新疆出產水果很多,我們在烏魯木齊的時候,嚐了各式各樣、美味可口的哈密瓜和西瓜。哈密瓜有黃色的、有綠色的,有一顆重達三、五公斤的,也有一顆不到一公斤的,不僅多樣,而且汁多味美,令人無窮回味;而新疆的西瓜,是我這輩子吃過最甜、最好吃的西瓜。
新疆因為靠近內陸,非常炎熱乾燥,每次當我們覺得炎熱無比的時候,我們就去買些西瓜來吃,然後吃過西瓜後,頓時感覺暑氣全消、清涼無比,這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情形!在新疆,所有的買賣,都是以「公斤」稱重,一公斤西瓜,才人民幣一、兩元,非常便宜。除了瓜類,新疆還盛產葡萄。新疆的葡萄種類,更是多到不勝枚數,尤其是土魯番出產的葡萄。阿姊和我在烏魯木齊的時候,也是嚐過好幾種的葡萄,因為都太好吃了,結果我們只顧著吃,卻忘了拍照留念!
烏魯木齊有很多維吾爾族人,阿姊和我喜歡在街上,看著來來往往維吾爾族婦女,身上所穿著的傳統服飾,讓人感覺到非常有異國情調,而我們每天也幾乎都往維吾爾族聚居的地區裡閒逛。大部分的維吾爾族人看到我們這種漢族遊客,一般都是很友善的,雖然我們的語言不通。
吃飯的時候,我們去的餐廳,也幾乎都是維吾爾族人開的餐廳。維吾爾族人大多信仰回教,因此在他們的飲食中,有很多羊肉的料理,最常見的就是烤全羊、烤羊肉串等。阿姊在每家維吾爾族餐廳裡,幾乎都嚐過他們自家燒烤的羊肉串。我因為不吃羊肉,就點了新疆拌麵來吃,後來阿姊覺得我點的新疆的拌麵,實在太好吃了,後來她也想點一份。
於是,我跟老闆說:「我們還要點一份新疆拌麵。」可能是因為語言不通,老闆誤解了我的意思,就再送來一碟白麵。當他送來時,我的表情有些詫異,怎麼老闆送來的不是另外一盤新疆拌麵,而是一碟白麵?後來,老闆看到我詫異的表情,趕緊才又送來一盤新疆拌麵。老實說,新疆拌麵質地非常紮實,份量也不小,阿姊和我吃了兩盤半的新疆拌麵,就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 – 「撐」啊!
後來我才知道,如果你新疆拌麵吃不夠,可以請老闆「加麵」,老闆就會多給你一些白麵條,而這外加的麵,是不需要再額外收取費用的。我很喜歡維吾爾族人這種經營餐廳的理念,做吃的,就是要不怕人家吃,而且要讓人家吃飽呀,不是嗎?
進入維吾爾族人的餐廳,就像進廣東餐廳一樣,當客人坐下時,餐廳會先給客人一大壺的熱茶,我也喜歡這種入座後,先給客人奉茶的習慣。來者是客,不管有沒有消費,或是消費多少,一杯茶就代表一種歡迎和一份尊重,帶給客人的感覺會很好,所以建議所有做服務業的人,都需要學習這樣「以客為尊」的精神。
阿姊和我都喜歡維吾爾族餐廳的茶,後來在維吾爾族的超商裡,問到了他們一般在餐廳裡泡的茶葉。看了茶葉之後才發覺,原來一般在維吾爾族餐廳裡泡的茶,不是我們一般的茶葉,而是一種茶磚,就是把茶做成像磚頭一樣的形狀,且產於浙江,阿姊和我當下便買了一塊茶磚回來試泡看看。
維吾爾族的餐廳裡是禁止吸煙的,餐廳的牆上,一般也會掛上「禁止吸煙」的牌示。我們也曾經看到有些漢人,在維吾爾族的餐廳裡,一邊吃飯,一邊抽煙。餐廳老闆如果看到客人抽煙時,一般都會過去,用比手劃腳的方式,告訴客人把煙滅掉。我很喜歡無煙的環境,也很欣賞老闆的堅持和道德勇氣。
烏魯木齊的街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販賣「饢」的攤子,就像台北街頭,到處都可以看到麵包店一樣。雖然阿姊和我在洛陽的麗景門附近,已經看過新疆人製作「饢」的過程,但是在烏魯木齊街上,看他們做「饢」的感覺很不同。「饢」是他們的主食,看他們一家子人一起做「饢」的時候,感覺他們非常有朝氣、有活力!烏魯木齊的「饢」最小有一、兩吋的,最大的有十幾吋像比薩一樣的;有厚的,有薄的;有脆的,有紮實的,包羅萬象,任君選擇。
烏魯木齊的街上,除了賣饢的攤子以外,還有賣著各式各類乾果的攤子,有核桃、杏仁、紅棗、無花果、葡萄乾等。阿姊看到帶殼的杏仁,要我買一些回去嚐嚐。買回去之後,我常在飯店裡,看到阿姊剝著杏仁像在剝花生一樣地剝來吃。吃到最後,有些殼太硬了,阿姊還拿湯匙來敲,我則直接用腳來踩,但有些還是沒踩破,你就知道這杏仁殼多硬了。
新疆的特色菜之一,就是「大盤雞」,是很多人到新疆必嚐的一道菜。大盤雞一般會與馬鈴薯或是麵條一起煮,因此份量頗大,兩個人一般會吃不完。烏魯木齊夜市裡還會賣著烤全雞,烤全羊,和其他食品,如果你去逛一趟他們的夜市,會覺得新疆真是一個富足的地方!
新疆特產:帶殼的杏仁、饢、哈密瓜、葡萄 |
新疆拌麵、茶 |
色、香、味俱全的新疆拌麵 |
禁止吸煙 |
新疆大盤雞 |
新疆大盤雞 果然大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