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嘉裕關到酒泉有城際公交車可以到達,阿姊和我在嘉裕關市多待了一天,坐城際公交車去了酒泉。酒泉的古蹟不多,只看到了酒泉古城中央的「鼓樓」。
酒泉,因傳說泉中有金,故又名「金泉」。西漢武帝元狩二年(西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西征匈奴,大獲全勝於此,武帝賜賞以御酒。霍去病以功在全軍,人多酒少,遂傾酒於泉中,與將士共飲,自此便有「酒泉」之名。又有一說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先秦時期,為西戎、西羌、匈奴等民族所居;西漢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設立酒泉郡,郡的駐地稱「祿福縣」;隋仁壽二年(西元602年),改酒泉郡為「肅州」,州的長官為剌史;唐武德七年(西元624年)置酒泉縣,廣德元年(西元763年),酒泉為吐蕃所據,達八十八年;唐末至五代,酒泉屬回鶻。
宋代,酒泉屬西夏,後為蒙古所佔;元代設肅州路;明代置肅州衛;清代置肅州直隸州;近代,始設酒泉市。
酒泉鼓樓位於酒泉古城中央,最早創建於東晉穆帝永和年間(西元346至353年),前涼政權酒泉郡太守謝艾,主持重修的福祿縣東城門,也叫「譙城」,是守城戎卒打更巡邏、瞭望、報時、防寇、報警的地方。現存的鼓樓,是清朝光緒31年(西元1905)重修的,與長城西端的嘉峪關遙相呼應。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酒泉鼓樓:
酒泉鼓樓 |
酒泉鼓樓 |
酒泉中學 |